1、唯將終夜長開眼,報答平生未展眉.是什么意思
“惟將終夜長開眼,報答平生未展眉”出自唐代詩人元稹的《遣悲懷三首》,意思是:我只有像鰥魚似的終夜憂思不眠,誓不再娶,以報答你吃苦受累未曾開顏的一生。表達了詩人對亡妻無限懷念、忠貞不渝及終身不再娶的意愿。寫得癡情纏綿,哀痛欲絕。\
\
【原文】\
\
閑坐悲君亦自悲,百年都是幾多時。\
\
鄧攸無子尋知命,潘岳悼亡猶費詞。\
\
同穴窅冥何所望,他生緣會更難期。\
\
惟將終夜長開眼,報答平生未展眉。\
\
\
\
【注釋】\
\
①惟:只。\
\
②將:以、用。\
\
③長開眼:自比鰥魚,終身不再娶?!夺屆め層H家》說:“無妻曰鰥。鰥,昆也;昆,明也,愁悒不寐,目恒鰥鰥然也。故其字從魚,魚目恒不閉者也?!盶
\
④未展眉:沒有笑顏。\
\
\
\
【譯文】\
\
閑坐為你悲傷自己也悲傷,就是活百年又有多少時光。\
\
鄧攸沒兒子時人感嘆天命,潘岳悼亡妻用詞頗費思量。\
\
夫婦同穴的夙愿多么渺茫,來世再結夫妻尤其難設想。\
\
只有以此長夜不眠的思念,來報答你一生的愁苦奔忙。\
\
\
\
【賞析】\
\
這是元稹為懷念去世的原配妻子而作的。元稹的原配妻子韋叢是太子少保韋夏卿最小的女兒,婚后生活比較貧困,但韋叢很賢惠,毫無怨言,夫妻感情很好。元稹任監察御史時,韋叢就病死了,年僅二十七歲。元稹悲痛萬分,陸續寫了不少情真意切的悼亡詩,其中最有名的就是《遣悲懷三首》。\
\
\
\
此詩重在傷悼,作者取“報恩”為切入點,先回顧與韋叢婚后的艱苦生活,以明“貧賤夫妻”間深厚的感情,從而引出對妻子的愧疚之情,再托出報答之意而反復詠嘆之。作者著意強調的是人類生命過程中一種常見的悲劇性——愿望與可能之間的時空錯位。
2、“唯將終夜長開眼”是什么意思?
“唯將終夜長開眼”的意思是只能睜著雙眼整夜把你思念,這句詩出自元稹《遣悲懷三首其三》。
《遣悲懷三首其三》
閑坐悲君亦自悲,百年都是幾多時。
鄧攸無子尋知命,潘岳悼亡猶費詞。
同穴窅冥何所望,他生緣會更難期。
惟將終夜長開眼,報答平生未展眉。
白話譯文
閑坐無事為你悲傷為我感嘆,人生短暫百年時間又多長呢!
鄧攸沒有后代是命運的安排,潘岳悼念亡妻只是徒然悲鳴。
即使能合葬也無法傾訴衷情,來世結緣是多么虛幻的企望。
只能睜著雙眼整夜把你思念,報答你平生不得伸展的雙眉。
:
創作背景
這三首詩是元稹為懷念去世的原配妻子韋叢而作的,約作于唐憲宗元和六年(811),時元稹在監察御史分務東臺任上;一說作于唐穆宗長慶二年(822)。
元稹的原配妻子韋叢是太子少保韋夏卿的幼女,于唐德宗貞元十八年(802)和官職卑微的元稹結婚,當時她二十歲,元稹二十五歲。
婚后生活比較貧困,但韋叢很賢惠,毫無怨言,夫妻感情很好。過了七年,即元和四年(809),元稹任監察御史時,韋叢病死,年僅二十七歲。元稹悲痛萬分,陸續寫了不少情真意切的悼亡詩,其中最有名的就是《遣悲懷三首》。
3、唯將終夜長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.是什么意思
“唯將終夜長開眼,報答平生未展眉”出自唐代詩人元稹的《遣悲懷三首·其三》。這句話的意思是,我只有像鰥魚一樣整夜不眠,輾轉反側地思念你,以報答你吃苦受累、未展眉的一生。它表達了詩人對亡妻的無限懷念和忠貞不渝的感情。
4、唯將終夜長開眼 報答平生未展眉是什么意思?
只能睜著雙眼整夜把你思念,報答你平生不得伸展的雙眉。
該句出自唐代元稹的《遣悲懷·其三》。
《遣悲懷·其三》
原文:
閑坐悲君亦自悲,百年都是幾多時。
鄧攸無子尋知命,潘岳悼亡猶費詞。
同穴窅冥何所望,他生緣會更難期。
惟將終夜長開眼,報答平生未展眉。
譯文:
閑坐無事為你悲傷為我感嘆,人生短暫百年時間又多長呢!鄧攸沒有后代是命運的安排,潘岳悼念亡妻只是徒然悲鳴。
即使能合葬也無法傾訴衷情,來世結緣是多么虛幻的企望。只能睜著雙眼整夜把你思念,報答你平生不得伸展的雙眉。
:
首句“閑坐悲君亦自悲”,承上啟下。以“悲君”總括上兩首,以“自悲”引出下文。由妻子的早逝,想到了人壽的有限。人生百年,也沒有多長時間。詩中引用了鄧攸、潘岳兩個典故。鄧攸心地如此善良,卻終身無子,這就是命運的安排。
潘岳《悼亡詩》寫得再好,對于死者來說,也沒有什么意義,等于白費筆墨。詩人以鄧攸、潘岳自喻,故作達觀無謂之詞,卻透露出無子、喪妻的深沉悲哀。接著從絕望中轉出希望來,寄希望于死后夫婦同葬和來生再作夫妻。
但是,再冷靜思量:這僅是一種虛無縹緲的幻想,更是難以指望的,因而更為絕望:死者已矣,過去的一切永遠無法補償了!詩情愈轉愈悲,不能自已,最后逼出一個無可奈何的辦法:“惟將終夜長開眼,報答平生未展眉?!?/p>
詩人仿佛在對妻子表白自己的心跡:我將永遠永遠地想著你,要以終夜“開眼”來報答你的“平生未展眉”。真是癡情纏綿,哀痛欲絕。
留言評論
暫無留言